—(钟坚石)

 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,太极拳已成为青少年强身健体、中年人舒缓压力及放松筋骨、更是年老体弱者强身祛病所热爱的运动。换言之现今年代的太极拳,人们更注重于它的强身健体而不是它的拳击技术。事实上太极拳不但修身,而且修心。因它的理论原理极其丰富,它不但表现在拳术上,更体现在内心的修养上,如滔滔的江河连绵不断,视之如浅滩,何其浅。探之如大海,何其深。常练之不但练就了强壮的体魄,也练就了自己的思想,从而胸襟将日益宽广,如武功高深的人有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之说。老练的企业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不也是以此为做人的准则?可见太极拳不但是身体和拳术的修炼,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炼啊。

吾练太极拳有三十余载,早年曾学过翻子、少林等,于二十多岁起开始学杨式太极拳,一晃就是十多年,至二十多年前开始学赵堡太极拳,因觉得它更适合我,这个拳种既斯文,又实用。后又深得名师指点,对太极拳的提高与理解起了很大的作用。自转练赵堡太极拳起,这数十年来曾翻阅了许多太极拳书和资料,有些书籍确实写得很不错,让我得益匪浅。我有余暇时也常去各公园观摩,请教于老一辈,使自己对各家太极拳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和比较。纵览各家拳术,使自己对太极拳又有了更深的体悟。特别是在近十多年中,吾有幸得遇王喜元恩师,在拳艺和理论上有了更深的理解跟提升。

 按理说赵堡太极拳本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拳种,既能很好地修炼身体,治疗慢性病,又能防身技击,而其表演性也不俗,在古代还是秘传的拳种,有拳不出村之说。后来只在皇宫里传授。然而,吾通过这数年的观察、探访、实践,令我深深地感到有缘接触并学习的人不多,能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。长期下去,这一优秀的拳种不但不能发扬光大,反而会被历史长河所湮灭。

 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点:其一,历史的原因。它一向是内传,不公之于众,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慢慢流传出来。所以它公开的时间短。其二,它看似很简单,其实练起来并不容易,所以许多人无法坚持下去。其三,表面上看它没有其他拳种如陈式、杨式等好看,只有练拳多年的人才能体悟到它的妙处。因此迷上赵堡太极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。

 有困惑于此,吾一直思考,其他如陈式、杨式、吴式太极拳能流传广布,正是它们改良了其动作,使其容易为大众所接受。而我们这一优秀的拳种是否也能改编成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,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?既能锻炼身体,又不失赵堡太极拳的精髓?因此,我们参考了国家标准太极拳套路的二十四式和陈、杨等各家的二十四式,再结合赵堡太极拳的特点,逐渐汇编成《赵堡太极拳初学入门教材》及《赵堡太极拳简化二十四式》这两本教材。教材中的动作都是赵堡太极拳七十五式中反复出现的动作。而《赵堡太极拳初学入门教材》除选出最常用、最重要的动作外,亦符合于太极十三势“掤、捚、挤、按、抓、列、肘、靠、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中”。这主要表现在掤、捚、挤、按为“2-5式”,“抓、列”为“6式”、“肘、靠”体现为“8式”(“8”式中,右脚蹬时,左边可用“靠”或用“肘”)。“进、退”体现在“7式”,“顾、盼”体现为“6式”中的第三点是也。而“定中“即为开式和收式是也。因此这本《赵堡太极拳初学入门教材》动作简单易懂,又极易作为平常锻炼的动作,而没有失去赵堡架的行拳原理。如此,从“入门”到“二十四式”,进而到“三十六式”、“四十八式”。这样,初学者易懂易学,适合于追求普通锻炼身体的人。而当他们学完一套,再有兴趣,便可继续深入学习第二套。再有兴趣者,可更上一层楼,学习“三十六式”。这样循序渐进学下去,当最后他们学习“七十五式”时,就更容易上手了,实为相得益彰之举也。